無機離子檢測包括鈣(Ca)、氯(Cl)、無機磷(IP)、鎂(Mg)、鐵(Fe)、鋅(Zn)、鈉(Na)、鉀(K)。
鈣(Ca):血液中的鈣絕大部分存在于血漿中。鈣對于骨骼代謝、神經肌肉傳導、凝血及酶活性等具有重要作用,并受甲狀旁腺激素(PTH)、維生素D和降鈣素的精密調節(jié)。
氯(Cl):主要細胞外液陰離子,氯與碳酸氫根的含量密切,參與維持電解質平衡和酸堿平衡。氯常與鈉、鉀同時檢測評估水電和酸堿狀態(tài),體內氯離子常與鈉離子相伴吸收與代謝,變化也常一致。
無機磷(IP):血清磷是一種由飲食攝入的磷,主要在空腸吸收,約80%的磷以磷酸鈣形式貯存在骨骼中的物質。磷是骨骼礦化、能量代謝(ATP成分)及細胞膜和核酸結構的重要元素,與鈣代謝關系密切。
鎂(Mg):鎂是體內含量最多的陽離子之一。在許多生理化學過程中鎂都參與反應并占重要地位,比如是多種酶的激活劑;鎂也是組成DNA、RNA及核糖體大分子結構所必需的元素;也是維持正常神經功能和肌肉的重要元素,并影響鉀和鈣的代謝。
鐵(Fe):鐵是體內必需元素,具有生理活性的鐵除以血漿的轉鐵蛋白形式存在外,主要以血紅素的形式存在,用于血紅蛋白合成,參與細胞呼吸和能量代謝,因此缺鐵會引起貧血。
鋅(Zn):鋅是體內主要的微量元素之一,作為多種金屬酶的組分,參與許多輔酶的構成,在生長、智力發(fā)育和維持機體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
鈉(Na):鈉離子是細胞外液(如血液)中最多的陽離子,對保持細胞外液容量、調節(jié)酸堿平衡、維持正常滲透壓和細胞生理功能有重要意義,并參與維持神經-肌肉的正常應激性。細胞外液鈉濃度的改變可由水、鈉任一含量的變化而引起,所以鈉平衡紊亂常伴有水平衡紊亂。
鉀(K):體內的鉀主要來源于食物,食物中的鉀90%以上短時間內在腸道被吸收,吸收入血液的鉀在4h內即有90%從腎排出體外。鉀離子大部分(98%)存在于細胞內,少量存在于細胞外液,且濃度恒定。鉀是維持細胞生理活動的主要陽離子,在保持機體的正常滲透壓及酸堿平衡、參與糖及蛋白代謝、維持神經肌肉興奮性和心肌細胞靜息電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高低鉀血癥均可導致嚴重心律失常。
1、血清樣本:全血樣本于室溫放置1-2小時自然凝固后于2-8℃ 2000-3000rpm離心15min。取上清轉移至離心管中,-20℃短期保存,長期保存需-80℃,干冰運輸。避免反復凍融。
2、血漿:可用肝素作為抗凝劑,全血樣本采集后30分鐘內于4℃ 2000-3000rpm離心15min,取上清轉移至離心管中,-20℃短期保存,長期保存需-80℃,干冰運輸。避免反復凍融。
注:無機離子檢測各項指標所需樣本量至少30-50µl。
僅供科研用途,不可用于臨床診斷!
歡迎來電咨詢:400-681-8582